另外,身為撰稿人,老師最初是如何設定文章主題?訪談最後,我們也請老師分享目前的研究動態與出版計畫,期望喜歡曾老師文章的讀者們,也能夠透過其他管道持續地追蹤與關注。
) 很多男性在結婚前仍然過著跟學生時代幾無二致的生活,(應社會要求)需要認真負責的事情是工作,其他雜事可能習慣拖拉到最後一刻或敷衍了事。當他們進入家庭扮演丈夫和父親角色時,必須照顧的細節瞬間變多了。
其實是兩性在進入家庭前的心理準備和預期有落差的緣故。女性習以為常的部分原以為另一半可以跟自己一樣上手分攤,才發現對方做起來有困難,而這困難也讓更多男性選擇逃避到工作責任裡,畢竟他們一直被教育的是用工作成果來為家庭付出。女性在出社會後學習「獨立」這回事,不單是指經濟上的,還包括生活能力與心態上的負責。然而女性很容易被一種男性吸引,就是像個大男孩般的男性,會覺得他們好玩、可愛,在這混濁的塵世帶來些許天真的浪漫。也會為了健康、保養或省錢簡單煮食。
但生活/婚姻是另一回事。那些會說不要吵我、忙完也沒有下文的,多半沒有好好練習過,會本能想停留在年少時那種只需要處理自己就好的狀態。只可惜父親仍然對學歷很堅持,甚至要求父子分居。
一樹在考上明星高中以後,因為功課不佳而主動退學。不過,敦也仍極力反抗,死也不肯就範。考完中學,繼續考高中。一樹當初之所以退學,就是討厭那種為了升學必須日夜苦讀的日子。
於是,我們便苦口婆心勸說家長,讓一樹選擇他真正想走的道路,而不是以報考大學為前提。他父親是東京大學出身的社會精英,母親也畢業於知名私立大學。
所以,我跟兒子一直覺得壓力很大,深怕讓他們失望。所以,從小就讓他上補習班。因此,為人父母者最重要的是,不管子女成績的好壞,考不考得上明星學校,都應該無條件的全盤接受孩子的好壞優劣。」丈夫的高學歷竟然成為妻子的壓力來源。
」 無謂的堅持,例如學歷 接下來,我們來看一樹的案例。老實說,這讓我十分驚訝,難道這些父母以為子女是自己人生的延長嗎?誰規定有個狀元父親,孩子就得中進士?子女可不是父母的所有物,而是擁有獨立人格的生命個體。文:杉浦孝宣 別設條件、別老說「我是為你好」 在拒學症或繭居兒中,不少問題來自於家長的權威教育。其實這也不難理解,因為這些選擇並非出自孩子的意願。
高一第一個學期讀不到一半,他便曠課了一整個月。當時我們建議他轉讀函授高中,卻遭到母親堅決反對:「不行,絕對不能念函授高中。
其中,不乏東京或京都大學等一流學府的高材生。唯有讓他們自己想清楚,決定走哪一條路以後,才會懂得努力與奮發向上。
若走父母安排好的路,孩子一旦遇到不順或挫折,就會將責任全歸咎於父母。說服的過程極其不易,甚至得花上兩三年。此外,不少父母以「這是為你好」,逼迫孩子考上一所好大學,或在大公司上班。他母親被兒子的心意感動,開始為他加油打氣。所以,他自小便被家人灌輸非名門大學不念的觀念。他父親的這種做法,反而抹煞孩子養成自律的機會。
」 話說回來,社工透過懇談,發現敦也真正的興趣是服裝設計。最後,他決定透過函授高中,為報考大學奮發圖強。
從拒學到正常工作,90%都能恢復,拒學,不要搶救,繭居族,日本,學生,父母,升學壓力],author_key:bookdigest,author_name:精選書摘,category_key:education,category_name:教育,type_key:book-digest,type_name:書摘,channel_key:[],channel_name:[]}} 國小四年級起開始補習,沒日沒夜的苦讀。舉凡書法、鋼琴、英語、足球、空手道、游泳或體操等,小小年紀的他上遍大大小小的才藝班
他與妻子出國上山下海外拍,近十幾套禮服、數百張照片裡,也選不出這麼一張。」當記憶中的側臉與現實疊合時,何篤行反射性地喚住對方。
走在狹窄且違停了整排機車的巷弄裡,身後一臺電動摩托車冷不防地接近,按了一聲喇叭,害他嚇得急護住懷中女兒,貼牆讓機車先行。何篤行穿過興南夜市,經過那間依舊坐無虛席的刀削麵店,憑著稀薄的記憶與曾看過一眼就牢牢記住的地址,他東張西望一下,總算走到目的地附近。他抬起頭看著那幢舊公寓,目標就在眼前,卻舉步維艱,各種自問自省在耳邊吵個不停。文:Ami亞海 楔子 晚上九點多,何篤行抱著女兒走出南勢角捷運站,望向人聲鼎沸的興南夜市,他想起上次來這裡時,妻子還在自己身邊。
電動摩托車旁若無人地往前行,往左一彎就消失在中永和複雜的巷弄裡。你來這邊做什麼啊?帶著女兒來找老婆的前夫?你到底想幹嘛啊? 何篤行一向不是個意志堅定的人,就算沒有他人左右,自己也會再三煩惱,連出門點個菜吃飯都優柔寡斷老半天。
何篤行反射性地往旁邊閃,看到男子的側臉時,他即刻認出對方是誰。裴承飛無奈地道:「在FB上看到你們的結婚照。
腳步後退三步又往前進兩步,如此來回數次,直到被公寓鐵門的開門聲打斷,他嚇得連抬起的腿都忘了放下。某晚,躺在沙發上看電視的妻子卻神來一筆,說想吃興南夜市的刀削麵。
目送大叔離開後,他緊繃的神經忽地放鬆,背也弓了起來,自嘲方才的失態,就在此時,身後一名男子提著兩袋食材日用品接近。尤其現在是網路世代,不想看到的訊息也會蹦到眼前,前妻的同學、不知道什麼時候加的前妻親戚、完全不認識的人,全都轉發過一次前妻與這位何先生的結婚照,不想看到也難。妻子把麵吃得碗底朝天,心滿意足,但就是吃得有點飽了,她提議到附近散散步再回家,何篤行當然護妻到底。裴承飛轉過頭,堆滿疑惑的臉上寫著:我認識你嗎? 何篤行貿然開口,後悔不已,自己什麼腹稿都沒準備,只能支支吾吾地說話。
「那也是一年多前的事了……」他的語氣活像在哀悼。」 明明怕燙的妻子卻一刻也等不及地猛吹麵條,吃了好幾口後,心滿意足地閉上眼。
何篤行原以為女兒會被吵醒,但懷中的她只蹭了幾下又繼續夢鄉,讓他鬆了口氣。—原來她的前夫就住在附近啊。
不過,方才這段插曲,卻嚇掉了他所剩無幾的勇氣。幫妻子整理物品時,曾看過他們的婚紗照,寥寥數張都在棚內拍攝,從髮型到禮服都看得出他們當時大概預算有限,成果比證件照好不了多少。